随着新的国内数字基础架构的浪潮,边缘计算将在更多领域中得到应用。
Gartner在较早的报告中已经定义了12种边缘计算应用方案,并相信未来90%以上的企业将为边缘计算打开自己的独特应用程序。
经过两年多的研发,天舒智新的7纳米GPGPU云芯片正式进入流片阶段。
芯片本身由数亿个晶体管组成。
例如,天枢之信的芯片包含240亿个晶体管。
晶体管的内部电流从起点到终点流经栅极,该栅极的宽度是芯片中提到的纳米单位。
7纳米曾经是半导体技术的极限,而此工艺的GPGPU芯片设计仍被AMD和Nvidia独占。
GPU的全名是通用图形处理单元,是一种通用计算任务,最初由中央处理器(CPU)通过使用处理图形任务的图形处理单元(GPU)处理。
根据相关行业数据,我国GPGPU芯片板的市场规模在2019年已达到86亿元,并有望在2025年达到458亿元,即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2% 。
辅助计算能力Tianshu Zhixin于2015年在南京成立。
成立之初,主要开发用于AI智能的计算能力加速软件和硬件产品。
该公司于2018年正式成立了芯片研发团队,并开始开发通用,标准,高性能AI计算芯片。
人工智能发展的三个基本条件是计算能力,算法和数据。
AI计算芯片的性能直接影响计算能力。
从计算的角度来看,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和芯片面积直接决定了计算能力。
天枢智信的产品主要针对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性能计算市场。
根据团队的计划,天枢智信将专注于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通用计算芯片和边缘计算芯片,以及计算基础软件平台,以填补国内潜在的技术缺陷并解决核心问题。
AI时代的计算能力问题。
“新时代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务院于今年八月发布的决议,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若干要求。
“从CPU,操作系统,办公套件,完整的机器到服务器的整个IT系统来看,我们最初有一些商业化的替代产品,仅在GPGPU领域,目前仍然是空白”。
首席科学家郑金山认为,上述政策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他也希望GPGPU在该政策下能够更好地发展。
随着国内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5G等技术的发展,诸如智能工厂,无人驾驶,智能城市和智能安全之类的应用正在继续增加市场对GPGPU的需求。
根据上述报告对2025年GPGPU市场的预测,中国人工智能培训应用场景的市场规模为144亿元,人工智能推理应用场景的市场规模为286亿元。
不可避免的现状是,当前中国GPGPU市场的90%以上仍在国际领先公司的手中。
蔡泉根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希望成为独立,可控,世界一流的高性能云GPGPU芯片”。
据了解,天枢智信于2018年开始组建芯片研发团队,吸引了知名芯片公司。
来自AMD和Nvidia GPU部门的许多高级研发人员以及企业软件领导者Oracle,IBM和其他公司也加入了进来。
该公司首席科学家郑金山(Zheng Jinshan)此前曾在AMD领导上海芯片设计团队,并参与了多个GPU芯片的开发。
2020年,上海联通前总经理蔡全根就任天枢智新董事长。
“任何新产品开发都需要客户和市场意识的过程。
我们的整体营销策略是生态营销,包括有效的合作社